发布人:高一 发布部门:高一英语学科组 发布时间:2014-10-22 15:39:21 点击率:2012 【打印文章】
2014年10月14日上午,周二,高一年级英语组全体成员,在韩英主席,和谢文波组长的带领下,齐聚B楼集体备课室,对英语阅读课的计划进行了热烈的研究和讨论。
会上,各位老师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商讨,主要从以下四点剖析了英语阅读课:
一、开展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必要性。
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三.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四、部分推荐书目
其中,大家尤其讨论激烈的是,阅读课的具体可行实施方案。最终,全组达成以下计划:
1、讲授阅读方法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应讲授阅读方法,比如专项突破:如何识别主题句、如何识别关键词、如何分析长难句等等。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结合:
(1)阅读与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在阅读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比较和总结,体会作者使用语言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与范例,为语言的有效输出奠定基础。
(3)阅读与工具书使用相结合: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的习惯和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2. 开展导读活动
(1)专栏介绍:结合教材内容,在黑板报或墙报上开辟专栏,定期介绍佳作,相关文字报道等,为学生下一步的课外阅读提供帮助。
(2)读书交流:利用阅读可时间,同学间互相推荐好的作品。
(3)专题讲座: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实事热点,进行专题讲座,并推荐相关阅读材料。
3、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做读书笔记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一天一篇,每篇不少于50字。读书笔记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1)摘抄:摘抄精彩的词句、片段、格言和警句等,并进行整理和归类,为后续的语言运用积累素材。
(2)列提纲:列出文章的主题、框架或故事梗概,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
(3)写读书体会: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语言特点,写阅读感想或心得,从而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鉴赏能力。
4、组织多种形式的阅读交流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1)课堂展示:教师利用每节课堂时间,给四位同学,每人一分钟的读书心得体会交流展示时间。
(2)问题讨论:如果班级有统一的阅读内容,对于阅读中遇到的难以理解或见解有分歧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辨论的方式解决。
(3)知识竞赛: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采用抢答读物的作者、说出读物中精彩句段或格言警句、播放对话录音辨认作品人物以及分析作品主题等形式,巩固课外阅读的成果。
(4)短剧表演:学生把课外阅读材料改编成短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5)专栏展示:学生通过评论、漫画、感想和精彩句段摘抄等形式,在专栏中展示自己对课外阅读材料的理解和体会。
这是我组的初步计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扔有待继续摸索改进。(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