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新闻
  1. 2024级高一 [匡河校区]
  2. 2024级高一 [运河校区]
  3. 2023级新闻 [高二年级]
  4. 2022级新闻 [高三年级]
  5. 2021级新闻
  6. 2020级新闻
  7. 2019级新闻
  8. 2018级新闻

    高一年级:历史组蓝青工程汇报课

    发布人:gaoyee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14-03-28 16:58:34      点击率:2013 【打印文章】

    2014328上午7:50C楼录播教室,高一历史组朱孟雅老师展示了“蓝青工程”汇报课,课题是必修2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朱老师以一段《复兴之路》的视频导入,开门见山,直击主题,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占主导地位。面对着列强侵华,洋货涌入,传统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后,高一24班同学用精彩纷呈的情景剧表演向我们诠释了这一变化,这成为本课的一大亮点。他们分角色扮演,从地主、农民、织妇、在洋厂里工作的儿子不同的人物立场再现了当时的现象,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生动、形象、传神的人物演绎使同学们能够把第一个经济变动“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理解的很清楚。第二个经济变动洋务运动以学生自主学习填充基本知识表格,在评价这个环节又设置学生分组讨论“史学争鸣议洋务”,学生小组讨论,组长总结发言,各组成员积极踊跃发言。每个环节的过渡自然,在洋务运动向外商企业的过渡中,朱老师设计问题“洋务运动迈开中国近代化第一步,那么它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企业吗?”引入第三个经济变动外商企业。第四个经济变动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以“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好事”吸引学生的兴趣,分析其条件、特点。最后提升知识概念——中国近代化,中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所引起的一系列变革,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上的科学化、理性化。

    课后老师们在合肥八中历史组学科主任方海霞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评课。本课符合新课改理念,学生参与度很高。从教学内容上看,重难点突出,课堂结构与时间分配合理。从语言的设计上看,语言干净,设计紧凑。从教学方式上看,课件新颖,教态自然。从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