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校办 发布部门:李勇 发布时间:2016-08-31 14:24:58 点击率:1208 【打印文章】
——教育家王金战莅临合肥八中讲学
8月30日上午,中国基础教育界重量级的人物——王金战老师莅临合肥八中,为全体教师做《教育理念的转变与教学行为的创新》的校本培训。
报告会伊始,王建明校长致欢迎辞,并对王金战老师做了简要介绍。王老师头衔如云,著名教育专家,全国优秀教师、中科院博士、宽高教育集团董事长、美国名校教育学院院长、中国卓越校长局长峰会主席、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素质教育中的家长作用研究》课题组组长等。
王金战从教三十多年,曾任班主任、教导主任、校长等职,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2003年他所带55名学生的一个班,37人进了清华、北大,10人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他被誉为高考战神、当今教育名人、出色的激励大师、孩子成才的设计师。
王金战老师先从自己成长的经历谈起。1978年,他考进一所专科学校,毕业后分到一所乡村中学任教。两年后,他调到县一中工作。不久,又调进青岛最牛的中学——青岛二中工作,1999年进入人大附中工作。目前是数所大学的兼职教授,四个公司的董事长和数十所学校的校长(或名誉校长),且把学校办到美国。工作如此繁忙,王老师写了100多本书,按照他的说法,目前是一个月出(写)一本书。
接着,王老师按照他的语录体开始了今天的讲座。他先谈了智慧金字塔的五个层次:服从、勤奋、主动、创新、使命,其最高层次是使命,也就是把教育当作事业来做。王老师告诉我们,他从工作第一天开始便把教书当作一种使命,一种神圣的使命来对待。教书的同时,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正如他讲道:一个人要想让自己获得轻松,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习是一个品德问题。
谈到中学课程改革,王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学课程的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改革,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诲人不惓的精神很可能会产生“毁人不倦”的结果。他一边引用名人名言,一边结合事例,特别是一些视频来谈。印象较深的有这样“差生”自由上课政策、“差生”变优秀等事例。当然,让老师们受益最大的当属王老师结合自身谈如何培养女儿上北大的事例。
王老师女儿上小学四年级时,常常因成绩问题受到老师批评。一次家长会后,夫人把老师的批评一股脑发到了王老师身上,直接导致他“离家出走”。当晚,一位好朋友过来“安慰”他,实际上是严厉批评他只顾自己忙事业,而忽视了女儿的教育。
二十年过去了,王老师还清楚记得朋友说的话:当今时代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看你能不能教育出一个成功的孩子。第二天一早,他立即乘火车到北京找几所高校附中领导毛遂自荐,并提出要求将女儿带到北京上学,人大附中答应了王老师所有的条件。
王金战老师抛弃了青岛优越的工作条件,带着上四年级的女儿来到了北京。他们一家参观了北京几所大学,女儿对北大最感兴趣,并表示自己将来要上北大,但他女儿成绩很一般,如何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呢!王老师开始为女儿规划“北大梦”。他从北大等高校招生那里了解到选择艺术是进名校的一条捷径。在专家的指点下,他鼓励女儿选了民族乐器——中阮。
经过数年的努力,他让一个没考进重点高中的女儿,顺利上了北大。其成功的教子经历,也让众多家长受益。
讲完女儿的经历,王老师还为八中人才培养指点迷津,例如人大附中每年都有一两百人考进北大、清华,但真正凭成绩(高考裸分)进入的不到十分之一,建议学校高一抓竞赛,高二抓自主招生,高三抓高考,这是一条名校的成长之路。
讲座结束后,王建明校长总结说,王老师通过案例教导我我们如何做教师如何做校长,尤其是我们教师如何一名成功的家长,很受启发;并提倡老师们多读王金战老师的专著,向家长推荐王金战老师的书。王校长还邀请王金战做八中的教育发展顾问。
不知不觉中,两个半小时的讲座过去,当大家走出“百川会堂”时,谈论最多的是:王老师来得太迟了;今天的讲座太实用,不仅对教育学生有用,更为大家教育子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附:王金战老师讲座精彩语录
1. 智慧金字塔的五个层次:服从、勤奋、主动、创新、使命
2.一个人要想让自己获得轻松,唯一的途径是通过学习提升自身能力
3. 对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学习是一个品德问题。
4. 中学课程的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改革,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诲人不惓的精神很可能会产生“毁人不倦”的结果。
5. 教育不是灌满,而是点燃。
6. 学习意志品质好的学生具有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持性学习时不需要别人提醒、督促的自觉性在学习的困难面前不低头,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的顽强性善于冷静、理智的控制自己情绪与行为的自制力。
7. 人生可怕的事情不是你更多的看到。
8. 成功教育强调,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所以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方法便是反其道而行之,即让差生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差生便成了优生。
9. 一个经常得不到激励的人潜能仅能开发20—30%,一旦他得到激励,潜能将会开发到70—80%.
10. 当老师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动辄发火的人,缺少真爱
11.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尽快转变角色,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外,教师还应该是教练、是导游、是学生成果的欣赏者。教师虽有一桶水,换来学生十桶水。
12. 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促进。
13. 重要的不是看你讲了多少,而是学生掌握了多少。
14. 中学阶段本是一个人能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当众多的富有责任感的老师打着为学生负责的旗号把众多的课业负担强加给学生的时候,处于弱势的学生也只有放弃自己的所有爱好来完成老师的作业,其后果便是一大批高分学生的出现。当每个学校都这样做的时候,便培养了一代没有个性的人,这对一个民族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15. 使孩子变笨的“高招”:过分苛求,处处干涉,追求完美,重视高分,父母不和,不准发问,事事代劳,限制游戏,鼓励听话,拔苗助长
16. 培养一个成功的孩子需要很多人的努力都不一定能做到,但要毁掉一个孩子其实很容易,有时一句话、一件事就能做到。对一个孩子伤害最大的往往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17. 当今时代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看你能不能教育出一个成功的孩子。
18. 14岁之前是一个人智力开发的关键的时刻。
19. 马和牛赛跑,当然是牛输了,但这不能证明牛的无能,而是安排这种比赛的人的无知。
(甘政权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