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高一 发布部门:高一 发布时间:2016-05-06 17:47:22 点击率:1606 【打印文章】
为了充分发挥高一年级师德高尚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中青年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帮助年轻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015年9月16日,合肥八中高一年级“蓝青工程”聘任仪式在高一年级阶梯教室正式启动。如今,高一年级“蓝青工程”工作接近尾声(为期一年的师徒结对),为了进一步检验“蓝青工程”的推进质量,进一步引导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5月5日下午5:00-6:00,高一年级部在阶梯教室召开了“蓝青工程”阶段总结会。会议由高一年级部副主任史方亮主持,高一年级部主任孙勇军莅临指导,“蓝青工程”全体年轻教师与导师与会。
史方亮副主任首先就“蓝青工程”的开展情况作介绍。他表示,高一年级“蓝青工程”的扎实稳步推进,使得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地发展进步,并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年级部借此机会对“蓝青工程”工作做一个阶段性总结,希望这次阶段总结会也是一个经验分享和思想交流的良好平台,为大家接下来的工作指引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
年轻教师代表唐文、吴丽娟和许汉胤老师分别谈了自己的成长体会。唐文老师首先对自己的导师倪友年和王玺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就自己的成长经历向大家娓娓道来。他认为,一个年轻教师最基本的工作就是站稳课堂,而站稳课堂必须要多听课、多做题,这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基本专业素养。吴丽娟老师作为合肥八中“第四届中青年教学基本功大赛”的一等奖获得者,在将近一年的专业成长生涯中深有体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一开始,她就对自己提出了四点要求:多听课,多请教,多总结,多尝试。在汪小江和吴昌勇两位导师的言传身教下,她多听课、肯求教、勇尝试,在公开课与教研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许汉胤老师谦虚地表示,很荣幸年级部给自己这样的一个机会代表“蓝青工程”的徒弟们发言。站在这里有些惭愧,因为大家都很努力、很优秀。今天自己只是作为代表谈一谈自己在这一年“蓝青工程”中的学习和成长,并向在座的每一位导师致敬。接着,他还就王燕老师、高先宏老师与王志国老师对自己的的指导谈了自己的感悟,并由衷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之情。
吴昌勇老师与王志国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
吴昌勇老师认为,合肥八中近年来实行的“蓝青工程”导师制是十分值得肯定的,它体现了一个学校对年轻老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重视,希望年轻老师们要抓住机会,努力成长成才。同时,他还认为,学校也应该给年轻老师一个适当宽松的环境,给年轻老师更多的时间磨炼,静待花开,避免人才的流失。
王志国老师首先就自己当年刚开始工作时的经历向大家分享。八中有很多优秀的老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方面还是师德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尊重。王志国老师还就知识教育与智慧教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我们教学不仅要学会教会学生简单的知识,还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并且,教学设计还必须要以一定的教育理论作为教学支撑点,那么,教育理论书籍的阅读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必不可少。
孙勇军主任作总结性发言。高一年级一直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方案,积极落实,严格检查。两学期来,23位指导教师诲人不倦,倾囊相授,他们不仅在业务上悉心指导,严格要求,更在人格锤炼、敬业奉献上潜移默化的感染着12位徒弟们。教学艺术博大精深,教无止境,教无定法。在此,孙主任给在座年轻教师提出四点建议:一、苦练教学基本功;二、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三、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四、敢于打破常规,别让经验把你束缚。孙主任认为,师傅虽然有经验上的优势,但年轻教师也要摆正心态。年轻教师不能盲从师傅,更不必亦步亦趋,争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校将青年教师的培养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校领导、年级部领导总是抽出时间认真听新教师上课,查看他们的备课笔记和听课心得。学校领导的关心和督促有力的强化了青年教师的进取精神,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正是在领导关心和优秀的老教师的指导下迅速成长为骨干教师。
“一年适应,二年成熟,三年挑大梁。”师傅言传身教,精心指导,徒弟勤于思考,大胆创新。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师徒们一定会精诚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学校的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