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八中开设70多门选修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发布人:管理员 发布部门:admin 发布时间:2016-03-17 17:04:30 点击率:2234 【打印文章】
发展个性 幸福终身
合肥八中开设70多门选修课,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合肥八中,学生自主选择、走班学习的非限定性拓展课程正在实施。八中的孩子们可以在算完一道方程式之后弹一首钢琴曲;可以在大汗淋漓地踢球后再练练手学着数钱理财;可以在棋盘中拼杀后感受二战历史人物的跌宕人生;甚至可以在吃完自己做的甜点之后再去学学模拟驾驶……
这成了八中校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林林总总70多门的个性选修课正在被八中的孩子们体验、探索、发掘。这些百花齐放的课程内容,灵活多变的学习方式,多样多元的目标评价,必将激发学生的潜质,发展学生的个性,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直以来,合肥八中以“养平民情怀,育卓越人才”为培养目标, “建适合学生之课程,走特色发展之道路”,立足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个性特长,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幸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全面提升。个性课程的开设,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也让每个教师的专长得以充分地发挥。
非限课——茶艺
80%以上选修课由八中老师自主开发,精品课程数量逐年增加
这些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的选修课,都是八中针对学生的兴趣特长培养专门开发的课程,领域包括“人文素养、科技素养、国际视野、健美人生、非常大讲堂”等方面,设置了烹饪、金融、绘画、音乐、外语等70多个专业,并编写了配套的校本教材,大部分课程为合肥八中教师自主研发并教学。
据相关统计,以2013年为例,其中64门由学校老师自主开发,占86.5%,引进社会资源开发的10门,占13.5%。2014年,57门课程由八中校老师自主开发,6门课程引进了校外教育资源。现在,精品课程数量不断增加,教学质量逐步提升,一批中青年选修课教师成长成熟。
今后,学校依据非限课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拓展丰富课程内容,形成与学校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内在需求相适应的选修课程体系,形成70—80门非限精品课程,开发一批非限精品教材,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
非限课——烹饪
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 ,实现学生的选修课学分认定
笔者获悉,开课年级的全体学生每学期必须在学校提供的《选课指导手册》开课目录中选择一门或二门课程,课程内容由学生自主选择,但是选择的课程学分必须达到2个学分,总学时须达到36学时。每周2课时,集中在周三下午1、2节课,实行“跑班”制教学,学生根据各自选择的课程到相应的教学班参与教学活动。其中,高一、高二每学期修满“非限定性拓展课程”2个学分,4个学期合计修满8个学分。
选修课种类繁多,学生的学业评价形式也多样化,根据课程特点,课程结束要进行作业考查、专题小论文、调查报告、闭卷考试、展演展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结合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每完成一个课程且评价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同时,学校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了学生网上选课、教师评价、学生考核、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网络化。学生还能进行网上评课,了解学生对参与学习课程的满意度,对授课老师的意见,以星级制综合对教师的评价,根据不同等级的星级,给予不同等级的薪酬。
非限课——趣味化学实验与生活 学生制作晶体
自主研发生涯规划教程《为自己的青春做主》,帮助高中生认识自我
在2012年,合肥八中就积极进行了高中阶段学生生涯指导工作的探索,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率先引入了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内容,在学校课程建设中架构了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在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特色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八中自主研发并有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程——《为自己的青春做主》,是全国首家由一所高中学校组织、一线教师编写的一套符合高中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及帮助高中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的生涯规划校本课程。这都为高中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为高中学生工作打开了一个新的通道。
特色课程和特长教育的涌现,成为学校工作的新亮点。心理教育作为课程排进课表,学校心理中心被升格为合肥市青少年校外心理辅导中心,引领全市心理教育。2015年9月,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非限课——桥牌基础
人均三年阅读量达800万字,让阅读伴随八中学子的终身
选修课种类丰富,阅读课也属于“非限定性课程”范畴。2014级语文组全体老师从2014年秋季学期开始,一直在积极探索开设阅读课的一切可能。经过一年半多的探索,八中的阅读课已初有成效,并形成了富有八中特色的阅读课模式。
八中充分认识到阅读对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就是交给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八中一直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拟定了阅读目标:扩大阅读量,培养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形成阅读习惯。继而,在高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两节语文阅读课,要求学生全员参与,人均三年阅读量达到800万字,让学生海量“悦读”,以期让阅读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种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从2014年到2015年,在全体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让阅读课以悦读为起点,以能力提升为持续阅读的保证,以大量阅读为阅读习惯的养成,以终身阅读为旨归。
为此,老师们探索出在学生阅读的不同阶段开展的不同课型。全体老师利用集体备课制定目标,打磨细节,形成了操作性很强的阅读课型,分别是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阶段评价课、阅读答疑解惑课、阅读体验分享课、比较阅读课、阅读成果展示课和阅读纵深拓展课。
阅读课程的成功开设离不了全体语文老师的辛勤付出,2014级语文组老师在程凤副主任和任淑芳组长的带领下多方收集资料,每周一次汇总交流,辛苦打磨,从阅读课开设至今,2014级语文组共开设了三十多节阅读公开展示课,大大小小的讨论、磨课更是数不胜数……而今,2014级语文组全体老师对于阅读课的探索正如点点爝火,在广阔的阅读园地形成燎原之势。
非限课——校园瑜伽
阅读变成“悦读”,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在八中的阅读课上,你可以畅所欲言的分享读书体验;你可以和同学进行观点的碰撞;你可以进行书中人物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你还可以尝试改变书中某个情节……在阅读课堂,老师只是阅读方向的引领者和点拨者,甚至是活动的参与者,老师和学生一起成长着。
在八中校园的各个角落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学生手里拿着一本“大部头”打饭、等电梯,有独自一人边走边看,有三五成群争论不休。可见,阅读已然成为同学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爱上了阅读,既扩大了阅读量,也开扩了视野,阅读也真正成了“悦读”。
随着阅读的深入,在老师的指导和学生会的组织下,开展了“我读经典”“诗歌朗诵”“阅读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在2014-2015学年将阅读课与社团活动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八中同学们对阅读课纷纷点赞,詹玉清说:“阅读课在繁忙的课业中给了我们一个阅读的空间,能解我在文山题海中对于阅读的渴望与希冀,能培养我们八中学子的气质与涵养。”同学们表示在阅读课活动中收获了很多,思考了很多,也锻炼了很多。其中,卢嘉懿感慨道:“在阅读与思考中,在交流与‘吐槽’中,让 心灵在精神世界中,与手中的书籍一般愈加厚实。”语文课代表王宏秋月深有同感:“每一次班级的阅读交流会就像头脑风暴,同学们无数的想法交汇碰撞,让我对书的内容理解深了一个层次。”
如今,不仅每个班都完成了既定的学期阅读计划,有不少班级还超额完成,并自行探索出新的课堂活动。学生阅读的书目也不局限于教师的推荐,更多的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与个性发展倾斜,形成了“学生推荐+教师引导”的书籍来源模式。
王建明校长说:“我校许多老师为非限定性拓展课程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和热情。”他指出,作为拓展型课程中的阅读课,新课改在我校实施的过程,一直就是我们挑战自己的过程:我们挑战自己的教育思想,确立了“为学生终身发展”的理念,并让它逐步深入广大教职工的内心;挑战自己的生存环境,在高考分数仍然决定一个学校命运的今天,为学生开发出大量校本课程,试图让学生在选择课程中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挑战自己的课程理念,将学生的特长爱好作为架构课程体系的依据,把基础与拓展、感知与体验、学法与能力融为一体。我们认为这是真正的以生为本,是在认真践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我们都充分认识到阅读对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就是交给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
“发展个性,幸福终身”,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实现教育目标、支撑办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创建学校特色、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学校管理的平台。在课程道路上,学校不断在学习、积累、创新中稳步前行,合肥八中将开发出更丰富、更具特色的校本选修课课程。
刘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