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新闻
  1. 学校概况
  2. 党群工作
  3. 教务管理
  4. 教育科研
  5. 德育园地
  6. 国际教育
  7. 集团办学
  8. 行政管理
  9. 阳光心理
  10. 八中新闻
  11. 年级部新闻
  12. 媒体八中
  13. 八中光影
  14. 图片新闻
  15. 通知公告

    为生命成长的阅读 ——高一年级开展阅读公开课

    发布人:高一     发布部门:高一     发布时间:2016-02-24 12:27:56      点击率:971 【打印文章】

    作为合肥八中“校长工程”的重要工作,我校的阅读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高一年级的阅读课经过上学期的不断实践,涌现出了许多的有效阅读方式、课型方式。在切实践行学校的阅读课精神的同时,全体高一老师也在积极探索着更高效的阅读课模式。224日下午,校办公室副主任、高一语文学科组教师李勇在微格教室开展了新学期的第一次阅读公开课。王建明校长,赵林副校长亲临教室指导;年级部孙勇军主任,唐俊松、王玺、史方亮副主任和合肥八中语文学科主任叶守义参加了阅读课观摩活动。


     


    这次的阅读书目为林语堂《苏东坡传》。李勇老师先从书的体裁角度入手,和学生交流对于传记类书籍的阅读体会。生们积极分享了自己在寒假读《苏东坡传》的方法。有学生提到对比阅读法,将《林肯传》和《苏东坡传》对比阅读,抓住书的整体结构,找寻到其中的共同点。也有同学提到用大事年表的形式来展现人物的生平经历。李老师非常赞同大家的阅读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在读史传类文学作品时的方法。他说,首先,这类文学作品不是枯燥的历史记录,它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写另外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给我们以“如闻其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这类文学作品最基本的还是要尊重历史不虚构。其次,我们要“知人论世”,把传主和他所处的时代联系起来,看他在大时代背景下一个小人物的起起落落。


     


    李勇老师把正本书用时间的节点串联起来,把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划分成青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学生们纷纷就这三个部分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老师引导大家思考,作者在著述时有太多的材料可供选择,为什么作者却只选择了书中的材料?学生打成了一致的共识。为了塑造传主形象。学生的思路一经打开,便畅谈了苏轼性格的成因,地域、家庭、社会、时代,学生们的思维活跃了起来,联系书中的具体内容和章节,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参加阅读课的老师也凝神倾听,认真做着笔记。李老师又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抛出了一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大家立即进入了更为激烈的讨论中,对书中所提到的诸多历史人物,王安石、司马光、苏洵等都纷纷发表自己的评断。大家畅谈着历史新政的得失、后世读者的论断的真伪、古代为君为官之道……交流进入了更深层次,许多灵感被激发,许多的创见被指出……许多的与会老师时而陷入思考,时而频频点头,课堂上的思维碰撞给参加阅读课的老师也带来了新的启发。当谈论到“乌台诗案”对苏东坡的影响时,同学们列举出了不少课堂上学习过的诗词,《前后赤壁赋》《念奴娇》,纷纷为他锋芒毕露之后的温暖醇厚击节称赞,老师也补充了他在被贬官之地所作的实事,兴修水利、赈济灾民……大家更是感受到了一位“与百姓为友”的好官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与友乐”、“与民乐”、“与己乐”的秉性乐观的乐天派的人格魅力……


     


    李勇老师在新学期伊始为我们展示了一堂风格沉稳、内蕴丰厚、互动活跃的阅读课。这是整个高一年级阅读课的良好开端。全体高一教师也会踏实深入地钻研文本,争取呈现出更多、更精彩的阅读课,为学生的生命成长铺垫。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