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新闻
  1. 学校概况
  2. 党群工作
  3. 教务管理
  4. 教育科研
  5. 德育园地
  6. 国际教育
  7. 集团办学
  8. 行政管理
  9. 阳光心理
  10. 八中新闻
  11. 年级部新闻
  12. 媒体八中
  13. 八中光影
  14. 图片新闻
  15. 通知公告

    高三家访三人言

    发布人:高三     发布部门:高三     发布时间:2015-12-17 11:20:43      点击率:1977 【打印文章】

    家访三人言

          在落实好12月15日的逐梦行活动各项细节后,于晚上22:00赴本班冯子婧同学家进行家访。此次家访很有收获,通过与这名同学及家长的访谈,使我对班集体目前学生的状态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提醒了我一些高三学生的共性问题,值得参考:

    不少学生进入高三后学习压力大、学习方法欠妥、考试成绩不理想、作业任务重,不断出现情绪问题。主要表现在:在家里和父母沟通时易情绪激动,爱哭、爱发脾气;在学校上课精神状态不佳,易走神;同学间缺少鼓励和帮助,沉浸在自己的苦恼中不得自拔。这些学生往往对自己有较高要求,但是缺少方法、缺乏鼓励、缺失信心。

    教师言

     高三是人生最激情的奋斗时刻,也是学生情绪最容易出现波动的时期,高三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是十分正常的,因为压力的存在,因为对自我要求的存在。作为教师,我想应将及时发现摆在首位。要做到关注学生点滴细微的精神状态。要能深入学生之中,以点带面地了解班级内存在情绪问题的学生。班主任要能够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学生做朋友,最好能够走入学生的心里,要不定期地和学生谈话,努力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出现情绪波动如何解决?我想需要思想上的引导和具体方法上的指导两个层面同时展开。

    思想上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高三学生的情绪波动更多是来自学习上的苦恼;此时需要用心聆听,听他们的学习节奏,听他们对薄弱学科的困难所在;还需要我们追问,问他们的课堂效率、问他们的自习安排、问他们作息时间、问他们的后期计划;我们还需和任课老师沟通了解他们的学科学习状态。充分了解才能对症下药。

    具体方法上要给予学生有效抓手,尽力指导学生从纷繁芜杂的学科知识中走出,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有高度和统筹性的学习知识网络,尽量让学生做到学习有序、目标明确、知识点清晰。要合理定位自己,在平时的限时训练中坚持把自己会做的题坚决拿下,真正理解限时的目的。要学会把自己训练中的问题及时整理出来,找出问题,再次归纳整理、同时一定选部分习题及时检测自己。要多与同学互动,形成氛围;要勤问老师,有深度的问题剖析,有高度的知识归纳。要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科时间,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用效率来解决时间不够问题。

    家长言

    首先对于此次家访,做为家长,十分感谢老师的教诲。我们知道孩子进入高三之后成绩一路下滑,孩子变得没有了自信,我们也感到很迷茫,很紧张。

    看得出来孩子非常刻苦,学习从来没有松懈过。晚自习到家稍作调整后,就开始写作业。晚上休息的很晚,可学习效果不很理想,成绩还在倒退。正在迷茫之时,朱老师对孩子进行了家访。老师对于我们的疑问提出了很好的解答——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孩子遇到问题没有及时和老师进行沟通。孩子听后,认同这些不足。作为家长,老师的指点使我们内心的焦虑也有所缓解。

    此次家访,通过和朱老师的聊天,作为家长的我们受益匪浅。首先,家长要保持情绪稳定,用自己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缓解孩子心中的紧张与不安。二,不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留给孩子一个比较轻松的学习环境。三,我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证孩子合理的营养和必要的睡眠,确保孩子健康快乐有效的学习。

    此次家访的成功,离不开朱老师工作的认真细致,离不开朱老师对学生的悉心关注,在高三接下来的学习中,相信孩子在老师的帮助,我们的陪伴,和自己的努力下,一定会有所进步,有所突破,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学生言

    此次家访中,对于拥有学生和子女双重身份的我来说受益良多。首先,朱老师直接而又准确的提出了我平时在学习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现,和老师平常对学生的用心关注和细心观察是分不开的。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老师的这一席话,让我看清了自己身上的不足。其次,朱老师针对我的不足,开了很多“处方”。我都将其一一铭记在心。比如,要勇于发问,善于发问;课后发现不足要及时进行巩固练习;淡定面对学习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放平心态……

    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谦卑做人,养得深根,日后才能枝叶茂盛”,从现在开始,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和陪伴下,我定会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克服自身的不足,使自己的成绩达到一定高度!我相信,我能行!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