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高一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15-09-11 07:55:39 点击率:1930 【打印文章】
“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合适的课程,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幸福!高品位的高中必须打造具有特色的、能满足不同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课程!”这是王建明校长为了提高课程质量,对非限定性拓展课程的开发、课程及课时目标、讲义的制定、上课的评价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比如课程开发程序:教师个人或小组选题——填写申请表,完成课程纲要的编写——向课程委员会申报——课程委员会审核通过——准备具体的教案内容。每一个环节都非常严格,力求给学生提供最好的课程。
本着满足兴趣、培养个性、为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课程目标,为了让课程更丰富,高一年级还引进了校外资源,共同开发课程,比如与省银监局、蜀王集团、安徽大学、安师大、万达国旅、38所等单位合作,开设了包括摄影、摄像、烹饪、旅游家、新闻采编等多样的课程。这种开发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真切的感受,也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了便利,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课程的价值。
为方便学生选课,课程委员会还专门编写印发了一本《“非限定性拓展课程”选课指导手册》,用于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况、合理选课。每周三下午,利用基础性课程节省出的课时,集中在周三下午开设,实行“走班”制教学,学生根据各自选择的课程到相应的教学班参与教学活动。
学校要求高一每学期修满“非限定性拓展课程”2个学分;学分由课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出勤、学习态度、作业,以及按课程要求进行的考核成绩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每完成一个课程且评价合格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昨天下午经过高一年级部前期精心的组织安排,合肥八中的“选课走班”秩序井然,学生兴趣盎然,第一次“非限课”时间看到是学生在校园匆忙赶赴上课地点的身影。年级部还对“选课走班”制定了多项制度:
实行巡课制。每次开课都有专门的值班人员进行巡课,一方面了解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等情况,一方面检查老师的教学态度、课堂效果等,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
学生评价制度。一学期计划期中、期末组织2次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参与学习课程的满意度,对授课老师的意见;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课程的反映,了解老师的授课情况。
课程评价制度。每学期由学校课程委员会对非限课程进行评价,按评定的不同星级,给老师奖励,对评定不合格的课程予以淘汰,不再开设。
相信在学校课程委员会的指导下,合肥八中2015级高一年级的非限课一定能受到家长及学生欢迎,一定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