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高一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15-04-27 07:50:45 点击率:2062 【打印文章】
据2014级高一年级部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考务安排:在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中,高一年级部将继续推出“诚信考场”并增加数量,由上学期试点实行的8个考场,增设至16个考场。“诚信考场”考生由自愿报名参加的学生组成,考场不设监考教师,学生自主领卷、发卷、收卷、交卷,考试信号由年级部统一播报。
本次诚信考场的增设,既是对自主管理培养模式所取成效的有力证明,也是对自主管理培养模式的进一步探索。
诚信考场试点成功
“我们第一次体验这种形式的考试,感觉很新颖。”上学期期中考试诚信考场的考生这样说,“老师不在,很多人都不会紧张。”;有人认为走进“诚信考场”让自己很有存在感,“同学们都知道哪些考场是‘诚信考场’,我和同学一起到教学楼,然后我走进‘诚信考场’,心里面觉得特别自豪”;还有人说“因为没有老师监考,所以也就没有人眼能够直接辨别我是否作弊了,这就要求我的考试行为要更加规范”;也有个别考生说“在‘诚信考场’考试,因为没有老师监考,有时候遇到自己想不起来的题目,又想要分数,脑海会闪现偷看一眼的念头,心里也很矛盾。但是,周围的同学都遵守纪律诚信答题,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再有小动作了。我觉得‘诚信考场’对我的意义就是——它放大了同学们的诚信行为,这种集体的诚信有着一种强大束缚力,帮助我战胜自我”。
在上学期期中、期末考试中,“诚信考场”没有一起作弊事件。“诚信考场”的考生普遍认为:这种考试形式既能让自己养成良好的考试习惯,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我们在考试中不断管理自己、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踊跃报名挑战自我
4月初,年级学生会在全年级发起“自主管理,诚信考试”的倡议,号召同学们加入“诚信考场”,进行自主管理。倡议发出后,各班级同学积极响应、踊跃报名。
一位积极报名申请进入“诚信考场”的同学这样说:“无人监考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既考学问,也考人品,因此,我积极申请,希望可以进入。如果一名学生在诚信方面出了问题,哪怕学习成绩再好,他也将在同学心中失去地位。”
“上学期刚开始知道有诚信考场的时候,还很惊讶,有点沮丧,心里想着:无人监考考场的学生如果作弊的话,我们的排名不也就不够公正了么?后来经过2次在‘诚信考场’中的亲身体验,我发现这里不仅没有人作弊,而且考试纪律更好。比方说,平日有老师监考的时候,总有考生要借橡皮、借直尺、借笔等,但是在‘诚信考场’,我没有发现有向其他人借文具的。也许就是因为无人监考,所以大家都主动避嫌了,考试行为也就更加规范了。”一位已经2次进入“诚信考场”的学生这样说。
还有一位考生这样说:“以前,有老师监考的时候,我会根据监考老师的监考力度来寻找作弊的契机,以前不作弊,是因为害怕被老师抓到;现在,在诚信考场,我的内心偶尔也会闪现作弊的念头,因为想要分数,但是最终没有作弊。现在不作弊,是因为我内心的正义战胜了邪念。”他说:“我觉得这样的考场,考试氛围格外好,可以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所以这次也要报名参加。”
书写承诺播种修养
报名进入本次期中考试“诚信考场”的学生,在明确各项考试纪律后自主签立诚信考试承诺书。
无人监考能使学生感到自己得到了尊重和信任,因而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想法:“既然老师这么信任我们,我们也应该以实际行动证明我们在无人监考的情况下是不会作弊的。”即使是想作弊的学生也会在这种氛围下而自责自惭,并有所收敛自我约束。有的学生逆反心理强,被监视得越严,就越想打破这种“定势”。无人监考建立在对学生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学生的自我管理基础上,这能潜移默化地培养他们的自尊自爱之心。
高一(28)班一位报名进入“诚信考场”的同学这样说:“签署承诺书的时候,我心里涌起一种庄严之感——就在像升旗仪式中唱国歌、行注目礼一样庄重——这份承诺书把一个我们平时都非常非常熟悉的词——诚信——拉到我们眼前,让我们再好好地看清楚它,看着看着,敬畏、自尊、自爱、自强、信任填满胸膛......”
上下求索自主管理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是2014级高一年级部致力探索的核心问题。
在如何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这条探索之路上,高一年级部勇开先河,率先进行“晚自习无人监堂”的改革,晚自习从教师“看堂”变成了学生自主管理。年级部通过不断完善值班制度,有效保障了学生晚自习自主学习的效率。一学期下来,学生普遍养成了自主管理的好习惯。
在成功实施“晚自习无人监堂”这一改革之后,高一年级部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出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诚信考场”考风纯正,学生在考试之中收获人生修养,经过一学期的试点实践,本学期开始增设“诚信考场”。
“晚自习无人监堂”的改革和“诚信考场”推出,不仅有效帮助学生养成了自主管理的好习惯,也把教师从繁琐无意的事务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工作得更有激情更有成就感。
本次“诚信考场”的增设,不仅是对自主管理所取成效的有力证明,更是激励年级部在如何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这条探索之路上上下求索、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