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高一 发布部门:第一组团 发布时间:2015-03-30 13:02:40 点击率:2185 【打印文章】
新的学期,高一年级的阅读课仍在每个班级如火如荼地开展。2015年3月24日星期二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阅读课。经过前几个星期对《活着》的细细品读,高一(1)班的同学们在这节课上积极踊跃的发言,各自表达了对于这本书的看法,与自己的感受。
“活着”一词想必在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定义。它不同于“生活”,它比“生活”要更加艰辛、更加痛苦!同学们对这个词的见解当然也是缤纷多彩的。
活着,为什么要活着?因为不想死,就要活着!活着,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人生必抱的信念!活着,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这些极具教育意义的话语从同学代表们的口中说出时,大家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都有在思考着自己的人生!
在这些同学代表中,还有同学联系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提到这本小说表面上是叙述福贵一生的悲惨经历,但实质上整篇小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缩影!新中国成立前前后后几十年中,发生的一切大大小小的事都在福贵身上完美的呈现了!土地改革、解放战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包括后来的文化大革命,福贵一家都深受其害!经过那么多的困苦与磨难,身边的亲人相继离去,福贵一个人承担着所有的痛苦,艰难的活着。这同样也揭示了当时社会黑暗、腐朽的一面,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劳动人民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一切还未步入正轨!
经过一节课的交流与讨论,同学们对《活着》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这个词也有了深刻的体会!我们知道了——活着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