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高一 发布部门: 发布时间:2015-03-09 19:29:16 点击率:1713 【打印文章】
在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合肥八中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和家里的长辈进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对话。以往,长辈们大多是以教育者、传授经验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所谓的“聊天”也就变成了“教诲”、“指导”。然而这一次,高一年级部为学生与长辈的交流创建新的模式,让学生在寒假和家里的长辈聊聊他们的往事。没有言辞犀利的评价,只有娓娓道来的故事。
实际上学生与长辈的交流沟通每天都在发生,但往往由于方式方法的不当导致了这其中关系的错位。本该是平等的、融洽的聊天,最终变成了耳提面命的说教。不仅如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一年级的老师们还发现,这种错位正是“好为人师”的心理在作祟。从家长的角度来说。“学会分享”远比“学会说教”要重要的多,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会倾听”也远比“学会评论”要重要的多。让孩子与长辈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说说心里话,让孩子了解长辈们鲜有提及的动人往事,让长辈们明白孩子心里所思所想,正是此次德育活动的目的。
此次“走近长辈”德育活动持续整个寒假,开会后,同学们纷纷提交了纸质或电子材料。班主任老师们很重视这一次的德育活动,拿到学生的材料之后都饶有兴趣地阅读起来。学生的材料内容很丰富,有的和爸爸妈妈聊到了小时候的趣事,现在想来也是感触良多;有的同学借此机会回到老家,向家里的其他亲戚了解了家族的发展,顿时觉得自己其实早已肩负起了“光耀门楣”的重任;还有的同学八卦起了父辈们恋爱的罗曼史,虽然时代不同,生活条件截然不同,但很多同学都对亲情、友情、爱情的话题有了更加深刻、理性的认识。
学生们纷纷记录下一段段感人故事
在如何“走近”这个问题上,不少同学在材料中有这样相似的认识,“倾听”是了解一个人、合理处理一件事的必要过程。在处理与家人的关系时,不少同学也意识到自己以往总是以“青春年少”的名义绑架了亲情,很多时候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家人的感受,和父母的意见出现分歧时,总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边倒”。而上述问题,很大程度上也和家长们自己平时处理问题的态度方法有很大的关联。
本次的活动主题为“走近长辈”而非“走进长辈”,我们必须承认,由于生活年代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代际之间不可弥补的鸿沟。即使是成年之后,我们也不能肯定地说一定走进了某个人的心里。但是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德育活动,能够使得学生不断地走近长辈,弱化代际之间的距离感,从而营造和谐、信任的学习、生活氛围。(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