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级新闻
  1. 2024级高一 [匡河校区]
  2. 2024级高一 [运河校区]
  3. 2023级新闻 [高二年级]
  4. 2022级新闻 [高三年级]
  5. 2021级新闻
  6. 2020级新闻
  7. 2019级新闻
  8. 2018级新闻

    【走近长辈·心声】高一(32)班

    发布人:高一     发布部门:第五组团     发布时间:2015-03-09 19:36:10      点击率:2041 【打印文章】

    高一(32)班  甄圣林

    采访长辈的成长历程

    时间:2015年2月20日

    地点:爷爷家

    采访对象:爷爷  爸爸  妈妈

    采访主题:长辈的成长历程

    一、爷爷的成长历程

    爷爷出生在解放前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自小就过着清贫的生活,时常吃不饱饭,更没有钱买衣服,但是曾祖母非常重视爷爷的学习,克服一切困难让爷爷去上学,平时一点一滴地积攒学费,实在交不起时就借高利贷。爷爷上初中时,学校离家有十几公里,他只能住在学校,每周回家一次,那时也没有自行车、更不要说通汽车了,来回只能靠两条腿。上高中时学校离家就更远了,几十公里的泥巴路要走几个小时,爷爷回到家就帮父母干些农活,每次上学前把缸里的水挑满。爷爷凭着对知识的渴求一直坚持学习,参加工作后还不断地学习,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二、爸爸的成长历程

    爸爸出生时,家里情况稍微有所好转,那时爷爷刚参加工作,但是工资收入很低,家里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粮食收成,爸爸在农村生活了近十年,一直上到小学三年级。他还给我讲起从小在农村的生活片段,栽秧苗、收麦子、摸鱼、捉知了……那时学校离家里有几里路,他每天和村里的小伙伴一道往返几里路去上学。还和我一起回忆起老家的那条小河,那是他上学路上必经的一条小河,如遇上大雨,小桥被冲垮了后只能淌水过河去上学了。从小学四年级起,爷爷带着爸爸和姑姑到县城读书,爷爷因工作忙,照应不了他们,那时爸爸和姑姑每天放学后谁到家早谁就把饭做好,自己的衣服也慢慢学着自己洗。也许是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爸爸至今还坚持给我做饭。

    三、妈妈的成长历程

    比起爸爸的童年妈妈要幸福得多了,四岁那年妈妈和舅舅跟随姥爷、姥姥来到合肥,那时候生活不能说有多困难但也没有什么好吃的,记得幼儿园晚上有时吃肉包子,每个小朋友一个。妈妈舍不得吃,把包子紧紧地攥在手里,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放在口袋里,回家给哥哥吃。妈妈只有姥姥缝制的沙包和一根用很多小皮筋系起来的长皮筋作为玩具。上学后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到周末的晚上姥爷都会给妈妈和舅舅炒一盘花生米,这是妈妈和舅舅最美味的零食了;每到星期日,姥爷骑着自行车,妈妈坐在车前,舅舅坐在车后,到南七书店去买小人书,每人可以任选一本,那时一本只要几角钱,妈妈和舅舅开心得不得了。上大学前每年的春节是妈妈最期盼的,因为可以穿上姥姥亲手用缝纫机缝制的新衣,和同学一起去给老师拜年那是一种炫耀更是一种幸福。

    从爷爷和爸爸妈妈两代人的成长历程中,我明白了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真可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长辈们常说我们这一代人是甜水里泡大的,对今天的幸福生活不知道珍惜。是的,我们拥有青春,拥有激情,但我们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钱,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对朋友的帮助少有道谢,稍有不如意,便发牢骚。我们在理所当然地享受着一切的同时,却常常缺少了一颗感恩的心。总觉得世界欠我们太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一不小心就走入极端,或者目空一切,或者内向自卑……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我们在享受生命的同时,也要感恩生命。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爱的感情基础。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诲之恩,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感谢一切善待帮助自己的人。感谢国家与社会,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只要你胸中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是温暖、自信、坚定、善良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长辈的艰辛成长历程,深深触动了我,尤其是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坚持学习,生活在蜜罐中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备加努力。都说现在的学生压力大,和长辈们遇到困难相比又算什么呢。当学习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遇到挫折就走极端的我们真该有所反思。

    珍惜我们的幸福,学会感谢我们身边的一切吧,因为珍惜才拥有,因为感恩才天长地久!

【打印文章】